喝「軟」不喝「硬」 淺談飲用水中的「硬度」
除了對於自來水自來水的水質安全衛生,飲水的口感(也就是適飲性)的要求也日益升高。
我們來多了解一下影響自來水口感的重要指標—「硬度」問題。
什麼是飲用水的「硬度」?
硬度:
是由水中溶解的多價陽離子所構成,主要為鈣及鎂,其餘為鍶、鋇、鐵及錳等多價離子。
但大部分習慣上常將水中鈣、鎂等離子濃度以碳酸鈣(CaCO3)的總濃度來表示水中的「總硬度」。
總硬度通常以毫克/升(mg/L)為單位,也就是”p p m " (百萬分之一),表示每一百萬克的水含有多少克碳酸鈣含量,每公升水中含有碳酸鈣毫克數愈多,硬度也就愈高。
軟水與硬水如何區分?
一般而言,水的硬度可被區分為4個等級:
1.軟水:總硬度0~60 mg/L;
2.中等軟水:總硬度60~120 mg/L;
3.硬水:總硬度120~180 mg/L;
4.超硬水:總硬度180 mg/L以上。
而硬水依其是否可經煮沸去除,又可分為暫時硬水及永久硬水兩類:
1.暫時硬水:水中主要含鈣、鎂等金屬之酸式碳酸鹽(HCO3-),可經由煮沸而除去。
2.永久硬水:水中主要含鈣、鎂等金屬之硫酸鹽(SO42-)或氯化物,無法經煮沸去除。
硬度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總硬度並非影響人體健康物質,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並未定管制值標準,而我國飲用水水質標準則將總硬度最大限值訂為300 mg/L,主要是考慮飲用口感的問題。
➤硬度過高的水,喝起會有澀澀的感覺,口感不佳。
➤鈣、鎂離子會和肥皂形成非溶解性鹽類,洗滌時肥皂也不太容易起泡沫,需耗費較多的清潔劑。
➤高硬度水在加熱煮沸時還會產生白色沉澱的茶垢(亦稱鍋垢),會延長加熱時間並造成鍋爐的負擔。
臺北地區自來水的總硬度狀況:自來水中的硬度主要取決於水源區的地理特性所造成原水溶解的無機鹽類濃度而定,因此不同的水源,其硬度會有所不同。臺北自來水的總硬度情形,屬新店溪水源的長興、公館及直潭場,自來水的總硬度介於25.2~49.6 mg/L,平均值為33.9 mg/L;至於供應士林及外雙溪地區的雙溪場與供應陽明山地區的陽明場,自來水硬度平均值則分別為43.0mg/L與100.8 mg/L,均屬軟水,民眾不必擔心自來水有硬度過高的問題。
資料參考來源:
https://www.water.gov.tw/ch/WaterQuality?nodeId=4631
https://www.water.gov.taipei/Epaper_Send.aspx?s=71E1F24E1959062E